孔雀鱼怎么配颜色?
这个嘛,要讲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呢,要了解孔雀鱼有哪些基本颜色: 然后我们要知道,不同色型的孔雀鱼基因是怎么决定的 (这里要介绍的是基本遗传规律,具体详细情况请参考我写的另一篇知乎专栏文章《新手养孔雀鱼总是养不好?从基因型到表现型你弄错了几个环节》) 知道了基因为什么这样决定,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步骤,看你的配色方法了!
目前市面上的孔雀鱼配色方法大致有两种:
1)保留原生色型:指在繁育过程中,只让亲本双方其中一方向另一方转移颜色(基因)的方式,让后代具有“原色”的表现形。
2)混合染色法:通过人为地干预,使原本不具有明显颜色的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染料而呈现出两种或多种颜色,也就是杂交育种中我们常提到的“染色”。 那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又会有哪些讲究和区别呢?
以我本人多年来在宠物鱼领域中的实践与研究,我个人认为,对于一般性繁殖和培育,我们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一定要使用哪一种方法,事实上很多新手在初次配缸饲养时,往往更容易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成功,这或许就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杂交”的效果。
不过,当我们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比如希望培育出某个特定颜色或者某两个颜色之间的渐变体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所选择,并且要根据选定的目标颜色来实施对应的措施。 对于“保留原生色型”这一种方式而言,最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让你所希望繁育出来的那些小鱼保持它们的“原生色彩”,不受到外界其他颜色基因的干扰;劣势在于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它的成功率并不是100%。
如果你所使用的鱼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颜色基因障碍(例如:都是黑孔雀,或都是白孔雀),那成功几率自然是100%。如果存在一定的颜色基因障碍(如:一只黑孔雀,一只白孔雀,准备培育蓝孔雀),那么只要操作正确,成功的几率也是很大的。相反,如果你的操作出现任何细微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不育或绝后。 所谓操作正确是指:
①公母比例必须达到1:1(两条公鱼,一条母鱼;或是三条公鱼,两条母鱼等,都不能保证能成功);
②必须使用单雌繁殖法(即在隔离器中单独放入一条雌鱼进行受精,避免雄鱼因为争斗导致受伤或死亡);
③在隔离器内部环境营造方面,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温度骤高、水质骤变等情况发生。
④最好采用静水繁殖的方法,避免水温落差过大对幼鱼造成刺激。 如果使用了人工光源,那么灯管的摆放位置也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照射到鱼缸水面,否则会造成水生植物疯狂生长,直接影响幼苗的营养供给。
⑤在公父双方交配前,需做好体质增强工作。可以投喂适量活性饵料,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抵抗能力。
⑥在公父双方交配后,及时清除食物残渣,防止残饵污染引起水质恶化。 在混合染色法中,要得到颜色上的过渡变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挑选体型相近,尚未性成熟的鱼作为亲本,它们更容易带出渐变的颜色效果。当然,如果你想更精准些,可以通过在过滤系统里加入物理滤材(例如海绵过滤、生化棉过滤等)的方式来实现。但这种方法的难度在于对颜色的把控上,你需要非常清楚什么时候该停止添加新的染料,否则过度染色会导致成品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