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出猫狗得狂犬病?
首先,我们要知道,病毒是通过咬伤或者抓伤进入人体血液,并由此进行繁殖,然后引起各种临床症状,也就是感染上病毒后,会有一个潜伏期(通常为3-6周),在潜伏期内,病毒的繁殖和症状都不明显,因此容易被人忽视。 到了后期,病毒的增殖开始活跃,会进入大脑和脊髓,从而产生神经系统疾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不爱动、反应迟钝等症状;随后,病毒进一步侵入小脑和外周神经,进而出现运动障碍(如走路不稳、肢体麻木等)、感觉异常(如发痒、发麻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排尿困难、便秘)等全身性疾病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狂犬病的动物都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病情早期阶段,部分动物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或者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痊愈(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自限”),但是此时病毒已经在体内进行了复制,产生了一定的毒性抗体。 所以,对于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应及时隔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诊断,以免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
1.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患犬的疫苗接种史、既往疾病史及是否曾暴露于狂犬病病毒等情况;同时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可疑犬曾经暴露过的病史信息,包括首次暴露时间、伤口情况(包括伤口部位、深浅、有无异物)、处理措施、接触史、免疫史等信息。
2.临床症状。详细记录患病动物出现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生时间、过程、演变情况等,特别是应仔细描述患病动物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和进展过程。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病原学检测(急性期的鼻分泌物、脑脊液、唾液或静脉血中的病毒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主要检测抗体水平,包括中和试验、ELISA等)。 对高度怀疑狂犬病的病例,可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初步判断,尽快将可疑犬隔离,严密观察,同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对于确诊为狂犬病的病例,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并配合开展预防控制措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但这些抗体一般只能维持6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再次接触病原体,仍应接种疫苗,否则可能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