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狗会思念主人吗?

支建宇支建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小伙伴提到动物行为学的一些知识,在这里补充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首先,在讨论动物(包括人)的“想念”之前,需要区分一个概念—— “依恋”和“社会性依恋”: 前者是指任何哺乳类幼崽与哺育者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结;后者则指一种只发生在特定物种间的,由遗传决定的亲本抚养其后代的行为模式。

根据美国学者Bowlby的定义,这种亲密的情感联结是幼儿在出生后的最初三年中形成的与照顾者的情感联系及安全感,它是儿童将来心理健康的基础。 当人类婴幼儿开始逐渐熟悉身边的环境和人时,就会形成对特定的亲人、地点或者物体的依恋。 同时,这些早期经验也会影响到成年期对人、环境以及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程度。 而社会性依恋又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两种类型。对于宠物来说,如果它们能从小接受主人的关爱,并与主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在成长过程中也就形成了对主人强烈的社会性依恋。 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些宠物从小缺乏主人的关心和陪伴从而无法产生强烈的依恋感也是可能的。

其次,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讲,“想”“念”是一种心理状态,那么判断动物是否存在心理活动的标准就是看其行为表现是否具有“目的性”和“可预见性” 比如当狗发现远处有一块肉骨时,它会跑过去并尝试咬住它。这时,这块骨头就成为了它的目标。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其他的干扰因素,因此狗的行动是非常直接且可预见的。

然而,假如这时不远处的草丛里突然发出响声,把正在吃肉的狗狗吓得一哆嗦,肉骨掉了出来……这时候,这只狗狗可能会转头看看响声来源处,然后继续吃它的肉。这个过程中,肉骨不再是最主要的关注点,而被惊到的狗狗已经把它放到了次要位置,所以刚才的动作就不可预见了。 如果此时草丛里面冲出一只大狗准备攻击它,狗狗更是会立刻丢掉当前目标,撒腿就跑…… 所以,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来: 动物的确具有“目标性”行动的能力,但还没有达到“认知”和“推理”的程度(即不能将多个独立事件联系起来去预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时间顺序)。 而人脑具有更高级的功能,除了能够认识世界之外还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的是: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证明狗是具有社会性依恋的,并且它们还会经常性地向自己的主人寻求安慰和帮助!

优质答主

我养的这只,是我在北京捡到的 它应该是在路边被自己主人遗弃的 这只狗很聪明 它会像宠物一样在你面前撒娇 也会像野狗那样冲着你吼叫 会去嗅你的脸 用鼻子顶你 但它还是一只流浪狗 因为它还会吃路边的东西 在小区里乱窜 我给它买了玩具和用品 所以也不经常乱咬东西了

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宝贵的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有它在身边的那种安全感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