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去医院怎么检查心丝虫?
心丝虫病(heartworm)是一种由昆虫纲绦虫病引起的危害犬、猫以及其他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其终生寄生于犬猫的肺部动脉内,引起心脏损伤和肺实质损害[1] 。由于我国没有犬心丝虫病的自然感染记录,因此一般认为该病只发生于犬及猫等犬科、猫科动物,而猪尾鞭尾蚤是其中的主要传染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宠物饲养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户外活动、旅游机会的增加,导致犬猫心丝虫病的传播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美国动物医学会统计,每年有超过50万犬猫被心丝虫感染的病例报道。在美国东部一些省份,每4-7例患犬中就有1例存在有犬心丝虫感染 [4][8] ;而在英国,则高达36%以上 [8] 。在我国虽无犬心丝虫自然流行与传播的直接证据,但近年来也有部分地区出现了犬心丝虫感染病例的报道[9,10]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该病的研究。
一、分类学地位
心丝虫病属于动物寄生虫门(Animals)、扁形动物门(Plat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棘头目(Hystrichoidea)、颚咽目(Glossopharyngea)、锚首线虫科的寄生虫。心丝虫成虫形态呈长圆柱状,长约10~30cm,直径约1mm,表面有纵行皱纹,虫体分节明显,头节呈倒圆锥形,位于第l节,背面具有明显的钩状颚瓣和腹面一齿舌;胸节至末节各节各具一吸盘;虫体内有两条纵行肌肉束(前肌束和后肌束),其中前肌束较发达,支配着虫体的运动。
二、生活史特征
心丝虫的生活史包括宿主寄生期、幼虫迁移期和幼虫寄生期三个阶段。虫卵随唾液、尿液排出体外,经皮肤或消化道被感染后,进入宿主体内发育,从第5期幼虫开始,在中间宿主水中游泳,寻找宿主,然后钻入中间宿主皮肤表皮层或黏膜上皮层处,脱皮3次形成丝状蚴;丝状蚴移行至体表后,离开宿主,在空气中游动并蜕皮成为环状蚴;当环状蚴遇到适宜的环境时,可再次脱壳,形成感染性期幼虫——末期中泡期蚴;未期中泡期蚴侵入动物体内,穿过毛细血管壁,经血流到达肺部,在此停留一段时间,再侵入肺部小静脉,进入右心系统,最后通过肺循环至左心系统,进入主脉而达全身各处,最后定居于主血管内,发育为成虫阶段。成虫交配产卵,子代继续完成整个生活史(图1)。 在犬猫体内,心丝虫主要以幼虫形态存在,分为四期,即末期中泡期蚴(Trophi-cervix)、第六期泡期蚴 (Trophocer-ciis)、第六期期蚴(Tro-phacontia)和六龄期蚴 (Metacyclus) 四种幼虫形态。还可检测到第五期幼虫,即环状蚴(Cercaria),此时幼虫尚未成熟,不能致病,但是会随宿主动物粪便排出体外,成为新的传染源。 第四期幼虫主要存在于宿主的中、小血管及其分支内,对宿主的危害最大。第四期幼虫发育经历六龄期,每一龄期幼虫在形态上又可分为头龄和尾龄两部分,其中头龄期幼虫又称为第一龄头龄期蚴,第二龄头龄期蚴,依次累加,直到第六龄头龄期蚴为止;相同龄期的头龄期和尾龄期幼虫形态基本一致,不同龄期的头龄期蚴和尾龄期蚴形态有明显差异(表1)[6,7](图2~3)。目前对于幼虫发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龄期以前,而对于五龄期以后的研究较少。
三、流行病学特点
心丝虫在自然界中的终末宿主为鸟类,中间宿主主要为蚊子、蜻蜓、水蝇、淡水鱼和水生植物。蚊类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据资料表明,能传播犬心丝虫的蚊种主要有埃及伊蚊属、白纹伊蚊属和按蚊属,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要优势蚊种。这些蚊种不仅对犬心丝虫有较好的传播能力,而且传播距离远、世代周期短,且能在多种环境下存活繁殖和传播疾病,因而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狗、猫及其他犬科哺乳动物对心丝虫易感性极高,尤其是幼年犬只更易受到感染。
心丝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蚊子叮咬将幼虫传给犬。也可通过血液传递或接触带有虫卵的污染物间接传播。人也可能因触摸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1.地理分布 目前国内尚无犬心丝虫病自然流行的报道,然而近年来国内已有部分地区出现了犬心丝虫感染病例的报道。
2.季节分布
研究表明,犬心丝虫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温暖潮湿的季节最为常见,这与蚊虫活动有关。
3.地区分布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国内外犬心丝虫病的发生普遍呈现“北少南多”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气候的不同导致了蚊虫生长环境的不同所致。如在欧洲国家,如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都发现了犬心丝虫病的流行情况,而美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却未发现本病发生。
4.年龄分布
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幼犬感染几率很小,成年犬比幼年犬更容易感染。
四、临床表现
心丝虫幼虫在犬心脏血管中发育时,会造成局部栓塞阻塞血液循环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临床上,心丝虫感染初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待幼虫发育到第四龄左右,开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疲劳、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犬一旦感染心丝虫,大多数可终生带虫生存而不出现症状。但犬感染心丝虫后若未及时进行治疗,虫体